病虫害防治
大斑病
大斑病不仅危害玉米的叶片,同时威胁玉米叶鞘和苞叶。在发病的初期阶段呈现灰色斑点,在染病之后几天内迅速扩散,最终导致叶片呈现黄褐色,慢慢出现褐色大斑。该病害在夏季发病率高,玉米地块湿润、温度高、雨水充足,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为此,应该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在播种之前对土地进行深耕和翻耕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斑病发生的几率。如果在玉米生长的初期阶段染病,可以将病叶打掉,降低互相染病的可能性。此外,选择合适时间播种,重视玉米生长的水肥管理,定期喷洒药物等也有利于预防玉米大斑病。

该病害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可能发展,多数情况下在苗7叶期患病,预防该病害非常重要。矮花叶病不仅影响玉米的产量,同时造成质量的下降。矮花叶病的主要症状是在叶片上出现小点或细条,随着病情的加重扩散到整个叶面,受病害侵袭的植株变矮小,与健康的玉米长势差距较大。
蚜虫
为了防治该病害,应该结合玉米生长情况选择喷洒农药,在蚜虫等害虫出现之前进行及时预防。可以使用一些抗蚜虫的可湿性粉进行喷雾驱虫,同时结合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玉米的抗病害能力。
玉米螟
通过人工或机械喷洒低毒药物的方式能够实现对玉米螟的防治,在玉米生长的喇叭口期间进行该虫害的防治时,可以使用赤眼蜂,尤其是在进行大面积玉米种植的过程中使用该手段的防治效果比较好,不仅成本低,同时无大量的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