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白芨,很多爱美的女士都不会陌生,因为大家可能用的一些化妆护肤品里会看到有白芨的成分在里面。白芨有美容的作用,是一味很好地中药,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白芨的其他功效。
药用价值
白芨有着止血消肿的作用,可以治疗内外伤出血、皮肤皲裂和肛裂等。另外随着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发现白芨对于治疗百日咳、鼻窦炎也有这不错的疗效。白芨植株内,含有大量的葡萄糖等物质,经过处理,制成护肤品可以有效地消除痤疮留下的痘印,让皮肤重焕光彩。另外,白芨的球茎也有着消肿的作用,治疗烫伤很可靠。怎么样?是不是功效多多?
食用价值
白芨的球茎含有淀粉等物质,可以用来做糊料。另外,相信不少养生的花友们应该也听过什么白芨煲鸡汤、白芨冰糖燕窝等菜品,都是对人身体有很大帮助的。
观赏价值
白芨的长相,小编真的觉得和小编想象的仙草模样很像。花色有紫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和粉色的等多种颜色,现在可以用来布置花坛、或者庭院一角。自带仙气的白芨会让你的庭院立刻变得诗意起来呢!
药源相关
史载:《校正本草纲目》记载"此草开紫白色花,草紫红色,对结对叶,七八月采用"。所述形态与本种相近。民间草药中,以半支莲或"半支"为名的品种甚多。《百草镜》载"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收载有鼠牙半支、狗牙半支及虎牙半支等,系景天科景天属的几种植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收载的半支莲即为本品。
来源:该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洗净,晒干。
性状:半枝莲长15~55厘米,无毛或者花轴上有稀疏的被毛;根较为纤细;茎细丛生,呈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绿色;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多皱缩,展平后呈三角状卵形或披针形,长1.5~3厘米,宽0.5~1厘米;先端钝,基部宽楔形,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的钝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花单生于茎枝上部叶腋,花萼裂片钝或较圆;花冠二唇形,棕黄色或浅蓝紫色,长约1.2厘米,被毛。果实扁球形,浅棕色。气微,味微苦。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切段。
药性论述
性味:辛,平。
①《广西药植图志》:味辛微腥,性平,无毒。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平,味辛微苦,无毒。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凉。
功能主治: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癌之功效;治阑尾炎、肝炎、胃痛、早期肝癌、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炎等;外用治痛疖疗,跌打肿痛等症。此药民间用量较大。
①《南京民间药草》:破血通经。
②《广西药植图志》:消炎,散瘀止血。治跌打伤及血痢。
③《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治跌打刀伤及疮疡。
④《泉州本草》:通络,清热解毒,祛风散血,行气利水,破瘀止痛。内服主血淋,吐血,衄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疽,疔疮,无名肿毒。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治癌改善症状;阑尾炎,肝炎。
⑥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注意事项:血虚者不宜,孕妇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