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经常容易发生叶子黄化病和叶斑病,叶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喷洒。虫害有刺蛾、介壳虫和粉虱危害,用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喷杀刺蛾,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介壳虫和粉虱。
黄化病
发生较为普遍,由多种原因引起,故须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防治,一般施腐熟的人粪尿或饼肥。缺铁时
幼嫩叶片的叶脉间失绿发黄,严重的会使整株叶片都发黄,甚至出现焦叶和枝条枯萎,最后造成植株死亡。对这种情况,可喷洒0.2%~0.5%的硫酸亚铁水溶液进行防治。
缺镁引起的黄化病则由老叶开始逐渐向新叶发展,叶脉仍呈绿色,严重时叶片脱落而死。对这种情况,可喷洒0.7%—0.8%硼镁肥防治。浇水过多、受冻等,也会引起黄叶现象,所以在养护过程中要特别加以注意。
缺氮的表现为单纯叶黄,新叶小而脆。缺钾的表现为老叶由绿色变成褐色。缺磷的表现为老叶呈紫红或暗红色。
煤烟病
发生在枝条与叶片,发现后可用清水擦洗,或喷0.3波美度石硫合剂,1000~1200倍多菌灵。
腐烂病
常在下部主干上发生,出现茎秆膨大、开裂,发现后立即刮除或涂5~10度石硫合剂,数次方能奏效。
虫害
危害栀子花的害虫有蚜虫、跳甲虫和天蛾幼虫,前两种可用乐果、敌百虫,后一种可用666粉防治或人工捕捉。
栀子花病虫害防治。另外,栀子花在冬季室内通风不良及温湿度过高时,容易发生介壳虫危害,并伴有煤烟病发生。介壳虫可用竹签或小刷刮除,也可用20号石油乳剂加100~150倍水进行喷雾防治。煤烟病可用清水擦洗,或用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病害是影响帝王花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栽培过程中,侵害帝王花的主要病菌为真菌类,主要包括镰刀菌、疫霉菌、腐霉菌、交链孢属真菌、葡萄孢属等。疫霉属病菌会引起根部、根颈部腐烂,经常造成植株的猝死现象。葡萄孢属真菌通常会引起植株的枯萎病。另外,一些气候因素诸如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也是十分重要的诱病因素。因此,要注意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后及时拔除,并喷洒相关的杀菌剂,如宝丽安、甲霜灵或敌克松等防治病害。使用对病菌抵抗力强的帝王花品种作为砧木进行嫁接,也可以有效防治病菌对低敏感性品种造成的伤害。
帝王花因其丰富的花蜜及花粉会吸引超过200多种的昆虫,其中一些会为害帝王花,主要包括鳞翅目昆虫、棉铃虫、蚧、蛀虫和水蜡虫等。目前常用的防治昆虫的方法有:①使用杀虫灯诱杀成虫,降低虫口密度。②对于地下害虫,通常使用辛硫磷15kg/hm2撒于地表植株周围,结合浇水灌根;5―10月每月1次,11月至次年4月每3月1次。③人工捕捉害虫。夏季温度较高的天气是病虫害盛行的季节,应约10d喷洒1次杀虫剂和杀菌剂,要交互用药,以避免病虫害产生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