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百科-这里有你想看的花、草、树木繁殖等信息

西府海棠

别名:海红、子母海棠、小果海棠

花语

  花中神仙海棠花的花语:温和、美丽、快乐,也有人说是跟随他人的引导走。

  海棠花代表意义:游子思乡、离愁别绪温和、美丽、快乐。

  秋海棠象征苦恋。当人们爱情遇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

  海棠花

  海棠花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望京坨的深山老林里住着一对以打猎为生父女,父亲叫马山河,女儿叫海棠。一天,海棠跟着父亲去望京坨打猎,在途中,遇见了一只凶猛的老虎,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向父亲马山河扑去,海棠为了救自己的父亲,冒死想拼,但是由于实力的悬殊,最后死了。山上砍柴、放羊、采药的乡亲们问声而来,齐心协力打倒了老虎,救了海棠,在回家的途中,海棠一直在流血,她的血滴过的地方开满了火红的山花,为了怀恋舍身救父的海棠,人们把这种花命名为海棠花。

形状特征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达2.5-5米,树枝直立性强;小枝细弱圆柱形,嫩时被短柔毛,老时脱落,紫红色或暗褐色,具稀疏皮孔;冬芽卵形,先端急尖,无毛或仅边缘有绒毛,暗紫色。

  叶片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稀近圆形,边缘有尖锐锯齿,嫩叶被短柔毛,下面较密,老时脱落;叶柄长2-3.5厘米;托叶膜质,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疏生腺齿,近于无毛,早落。

  伞形总状花序,有花4-7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2-3厘米,嫩时被长柔毛,逐渐脱落;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早落;花直径约4厘米;萼筒外面密被白色长绒毛;萼片三角卵形,三角披针形至长卵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全缘,长5-8毫米,内面被白色绒毛,外面较稀疏,萼片与萼筒等长或稍长;花瓣近圆形或长椭圆形,长约1.5厘米,基部有短爪,粉红色;雄蕊约20,花丝长短不等,比花瓣稍短;花柱5,基部具绒毛,约与雄蕊等长。

  果实近球形,直径1-1.5厘米,红色,萼洼梗洼均下陷,萼片多数脱落,少数宿存。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忌水涝,忌空气过湿,较耐干旱,对土质和水分要求不高,最适生于肥沃、疏松又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西府海棠性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生态环境,怕涝怕旱亦不耐严寒,喜欢在通透性好排水性强;肥沃湿润的山泥土中生长,不耐贫瘠、干旱更不易涝洼渍水;盆栽要专门配制培养土,是阳台盆景的极好树种。

  产地分布

  原产我国,现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繁殖方法

  繁殖

  海棠通常以嫁接或分株繁殖,亦可用播种、压条及根插等方法繁殖。用嫁接所得苗木,开花可以提早,而且能保持原有优良特性。

  【播种法】

  实生苗虽生长较慢,但常产生变异,故为获得大量砧木或杂交育种时,仍采用播种法。我国北方常用的砧木种类有山定子、西府海棠、裂叶海棠果等;南方则用湖北海棠。海棠种子在播种前,必须经过30天~100天低温层积处理。充分层积的种子,出苗快、整齐,而且出苗率高;不层积的种子不能发芽,或极少发芽。也可在秋季采果、去肉、稍晾后即播种在沙床上,让种子自然后熟。覆土深度约1厘米,上覆塑料膜保墒,出苗后掀去塑料膜,及时撒施一层疏松肥土,苗期加强肥水管理,当年晚秋便可移栽。

  【嫁接法】

  以播种繁殖的实生苗为砧木,进行枝接或芽接。进行枝接或芽接。春季树液流动发芽进行枝接,秋季(7月~9月间)可以芽接。枝接可用切接、劈接等法。接穗选取发育充实的1年生枝条,取其中段(有2个以上饱满的芽),接后上细土盖住接穗,芽接多用“T”字接法,接后10天左右,凡芽新鲜,叶柄一角即落者为接活之证明,数日后即可去除扎缚物。当苗高80厘米~100厘米时,养成骨干枝,嗣后只修剪过密枝、内向枝、重叠枝、保持圆整树冠。

  【分株法】

  于早春萌芽前或秋冬落叶后进行,挖取从根际萌生的蘖条,分切成若干单株,或将2~3条带根的萌条为一簇,进行移栽。分栽后要及时浇透,注意保墒,必要时予以遮阴,旱时浇水。不久即可从残根的断口处生出新枝,秋后落叶或初春未萌芽前掘出移栽,即成一独立新株。

  【压条和根插】

  均在春季进行。小苗可攀枝着地,压入土中,大苗用高压法,压泥处均用利刀割伤,不论地压或高压都要保持土壤湿润,待发根后割离母株分栽。根插主要在移栽挖苗时进行,将过长较粗的主根,剪成10厘米~15厘米的小段,浅埋土中,上面盖草保湿,易于成活。

栽培技术

  栽培

  海棠一般多行地栽,时期以早春萌芽前或初冬落叶后为宜。出圃时保持苗木完整的根系是成活的关键。一般大苗要带土索,小苗要根据情况留宿土。苗木栽植后要加强抚育管理,经常保持疏松肥沃。在落叶后至早春萌芽前进行一次修剪,把枯弱枝、病虫枝剪除,以保持树冠疏散,通风透光。为促进植株开花旺盛,须将徒长枝进行短截,以减少发芽的养分消耗。结果枝、蹭枝则不必修剪。在生长期间,如能及时进行摘心,早期限制营养生长,则效果更为显著。

  桩景盆栽,取材于野生苍老的树桩,在春季萌芽前采掘,带好宿土,护根保湿。经过1~2年的养护,待树桩初步成型后,可在清明前上盆。初栽时根部要多壅一些泥土,以后再逐步提根,配以拳石,便成具有山林野趣的海棠桩景。新上盆的桩景,要遮阴一个时期后,才可转入正常管理。为使桩景花繁果多,水肥管理应该加强。花前要追施1次~2次磷氮混合肥后每隔半个月追施1次稀薄磷钾肥。还可在隆冬采用加温催花的方法,将盆栽海棠桩景移入温室向阳处,浇水,加施液肥,以后每天在植株枝干上适当喷水,保持室温在20℃~25℃,经过30天~40天后,即可开花供元旦或春节摆设观赏。

  要注意防治金龟子、卷叶虫、蚜虫、袋蛾和红蜘蛛等害虫,以及腐烂病、赤星病等。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是多种海棠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树干及枝梢。一般每年4月~5月开始发病,5月~6月为盛发期,7月以后病势渐趋缓和。发病初期,树干上出现水渍状病斑,以后病部皮层腐烂,干缩下陷。后期长出许多黑色针状小突起,即分生孢子器。防治方法:清除病树,烧掉病枝,减少病菌来源。早春喷射石硫合剂或在树干刷涂石灰剂。初发病时可在病斑上割成纵横相间约0.5厘米的刀痕,深达木质部,然后喷涂杀菌剂。

病虫防治

  病虫害防治

  要注意防治金龟子、卷叶虫、蚜虫、袋蛾和红蜘蛛等害虫,以及腐烂病、赤星病等。

  腐烂病,又称烂皮病,是多种海棠的重要病害之一,危害树干及枝梢。一般每年4月~5月开始发病,5月~6月为盛发期,7月以后病势渐趋缓和。发病初期,树干上出现水渍状病斑,以后病部皮层腐烂,干缩下陷。后期长出许多黑色针状小突起,即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清除病树,烧掉病枝,减少病菌来源。早春喷射石硫合剂或在树干刷涂石灰剂。初发病时可在病斑上割成纵横相间约0.5厘米的刀痕,深达木质部,然后喷涂杀菌剂。

主要价值

  主要价值编辑

  为常见栽培的果树及观赏树。树姿直立,花朵密集。果味酸甜,可供鲜食及加工用。栽培品种很多,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和成熟期均有差别,所以有热花红、冷花红、铁花红、紫海棠、红海棠、老海红、八楞海棠等名称。华北有些地区用作苹果或花红的砧木,生长良好,比山荆子抗旱力强。

  观赏价值

  西府海棠在海棠花类中树态峭立,似亭亭少女。花红,叶绿,果美,不论孤植、列植、丛植均极美观。花色艳丽,一般多栽培于庭园供绿化用。西府海棠在海棠花类中树态峭立,似亭亭少女。花朵红粉相间,叶子嫩绿可爱,果实鲜美诱人,不论孤植、列植、丛植均极为美观。最宜植于水滨及小庭一隅。

  郭稹海棠诗中“朱栏明媚照黄塘,芳树交加枕短墙。”就是最生动形象的写照。新式庭园中,以浓绿针叶树为背景,植海棠于前列,则其色彩尤觉夺目,若列植为花篱,鲜花怒放,蔚为壮观。

  海棠花开娇艳动人,但一般的海棠花无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是海棠中的上品。其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开后则渐变粉红,有如晓天明霞。

  北京故宫御花园和颐和园中就植有西府海棠,每到春夏之交,迎风峭立,花姿明媚动人,楚楚有致,与玉兰、牡丹、桂花相伴,形成“玉棠富贵”的之意。

  食用价值

  果实称为海棠果,味形皆似山楂,酸甜可口,可鲜食或制作蜜饯。

  保健作用

  将青刺果叶与车前草、海棠果一同煨服,有消炎、清凉、解毒作用。人畜误食中毒,用青刺果叶捣碎挤出汁液服用,可排毒解毒。青刺果嫩叶作为蔬菜或腌制成咸菜食用,有开胃消食、清热去火、抑制口腔及肠道炎症等较好的治疗作用。

  用青刺果果实、叶煮水洗脚,可预防和治疗脚气病。青刺果仁可用于榨油,经常食用青刺果油,可降低血脂,调节血压,促进微循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使人延年益寿。青刺果油还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烧伤、皮肤溃烂等。对青刺果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较多,而对青刺果仁、叶中的元素分析未见报道。
  • 相关阅读文章